□ 万晓英
德阳文德湖,是会展中心最灵动的眼眸。
这方人工湖的湖水自地下喷涌而出,清澈见底。阳光下,湖面波光流转,湖底水草舒展如绿绸,卵石铺陈似星子,随涟漪轻摆的姿态,恰似舞者在水中谱写韵律。岸边美人蕉开得热烈,红如火焰、黄若流金、粉似云霞,与不知名的紫色小花、挺拔的紫薇树、遒劲的臭椿相映成趣。草与水相依,花与湖互衬,连那扇形的休憩座椅都成了风景,座椅可左右旋转,既是供人停歇的港湾,亦是观赏性的艺术装置,匠心藏于细节之间。
站在跨湖的桥上,对岸会展中心的轮廓陡然清晰:庄重的线条、恢弘的体量,在湖光中沉淀出大气与肃穆。桥身设计尤为精妙:环形的白色拱廊下,桥面铺陈着多边形与菱形交织的几何图案,看似不规则的碎片,却在步移景异中构成秩序之美。桥的尽头是水上餐厅,从高处俯瞰,三角形的建筑轮廓嵌入碧波,它对外开放时,食客可透过玻璃幕墙,看水草在光影中摇曳,鱼虾于脚边穿梭,将用餐化作一场与自然共生的诗意体验。
沿湖的木板路一尘不染,白色座椅错落有致。累了便坐下小憩,看周遭草木在岁月里生长。金字塔形的木板观景台是拍照的绝佳处,倚坐其上,远眺湖光,或什么也不想,任时光流淌,便是周末携家人朋友来此最奢侈的享受。
在湖边咖啡厅里,与卖咖啡的姑娘闲聊,她说生意总随天气变幻:若逢晴日,将座椅搬到木制露台,听湖水潺潺,饮一杯香甜咖啡,与友人谈天,让阳光在杯沿织成金网——这便是咖啡与湖光碰撞出的最佳情调。
而我独爱那座连接两岸的环形桥。它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桥体的僵直,连从事设计工作的女儿见了也赞叹不已。无论立于桥上还是桥下,视角转换间,桥的弧线、会展中心的剪影、湖岸的景致皆化作不同的画卷。忽忆卞之琳的诗:“我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此刻,人与景互为镜像,美得令人心醉。立于桥心,任微风拂过面颊,湖水的宁静仿佛渗入灵魂,所有烦忧都在碧波中散尽,原来人可以与一湖山水如此相融,在返璞归真的意境里,连发呆都成了一种享受。
暮色四合时,文德湖换上另一副妆容。夜风吹拂,草坪上的射灯如星子洒落,会展中心的倒影与桥影在湖面交织成墨色画卷。漫步其间,听自己的脚步声与周遭的喧嚣交响,看绿坪、灯影、人潮在夜色中酝酿出温馨与纯粹。最精妙的是夜晚的桥身,当行人踏过环形步道,脚下的LED地砖便会随步伐亮起星轨般的光纹。
此时,初见的惊艳与重逢的眷恋交织成歌,湖光、桥影、音乐、烟火,皆在诉说着一个关于“遇见”的故事:原来这里不是寻常的公园,而是被时光打磨的“城市会客厅”。作者系德阳市旌阳区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