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质量报讯(记者 郭剑夫)9月25日,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四川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求,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质量发展、知识产权、规范执法、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个体工商户帮扶等八个方面,提出25条具体改革举措。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经营主体反映强烈、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出改革举措。例如,针对“僵尸企业”、违规收费、“内卷式”竞争等问题,提出探索企业强制清算退出机制、开展全省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和直播电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务实举措。
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稳妥审慎推出新的创新举措,巩固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成效。例如,在行政执法方面,提出做好常见违法行为积分制裁量规则扩容增项,强化技术手段赋能非现场检查,推行服务型执法等新措施;在智慧监管方面,创新提出构建“一码通查”服务体系,使用AI识别技术等。
坚持服务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服务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企业活力动力。例如,提出围绕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培育引导经营主体参与高新技术标准制定,组织“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高效办理信用修复“一件事”等。
坚持系统集成。《措施》是四川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综合性文件,覆盖市场监管主要职能领域,融合多方面核心工作,有效提升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督促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狠抓若干措施的落实落地,持续推出更多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的务实举措,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