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计量所深耕细作交出漂亮答卷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6版 区域观察·南充
·南充市计量所深耕细作交出漂亮答卷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6 区域观察·南充 2025.5.20 星期二

护航医疗安全 守护民生温度 助力企业发展
南充市计量所深耕细作交出漂亮答卷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柯增胜
  2025年5月20日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今年的主题“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深刻诠释了计量工作与时代发展和民生福祉的紧密联系。多年来,南充市计量测试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充市计量所)以科技为支撑,以民生为导向,在护航医疗安全、守护民生温度、助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计量支撑作用,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也在南充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贡献出“计量力量”。

以计量准度护航医疗安全
  在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技术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隐形卫士”,南充市计量所正是这一使命的坚定践行者。长期以来,该所在医疗计量领域深耕细作,为川东北地区医疗设备安全运行构筑坚实防线,用精准数据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医疗计量器具的准确性直接关系临床诊断的科学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一台失准的血压计可能误导医生将高血压误判为低血压,一台未校准的心电图机可能掩盖心脏疾病的早期信号。南充市计量所深知,医疗设备的计量检定不仅是技术工作,更是关乎生命的责任。 2023年,南充市某医院一台CT设备因计量检定时发现辐射剂量参数异常,经及时校准调试避免了可能的大规模误诊风险。类似的案例背后,正是南充市计量所将“预防性计量”理念融入医疗质量管理的生动实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南充市计量所立足医疗计量技术高地,目前已建立16项医疗计量标准,涵盖强检与非强检两大领域。其中,多参数监护仪、无创电子血压计、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等强检项目的检定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非强检领域,呼吸机校准装置、心脏除颤监护仪校准装置等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区域医疗设备质控的空白。
  “我们不仅要做‘体检医生’,更要做‘技术顾问’。”南充市计量所医疗计量室负责人介绍,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创新推出“检定+培训”服务模式。2024年,团队深入9个县区开展专项培训20余场,指导乡镇卫生院建立设备自主核查流程,将计量质控网络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使全市基层医疗设备的合格率提升35%,有效破解了偏远地区医疗设备操作和质控难题。
  面对川东北地区医疗机构数量多、分布广的现状,南充市计量所以“不漏检一台设备、不延误一日周期”为准则,建立起动态化、精细化的服务机制。通过“南充市计量业务管理平台”,对全市40余家医院的7000余台强检设备实施电子档案管理,智能提醒检定周期,并开通“绿色通道”应对紧急检测需求。
  2024年,南充市计量所全年完成检测1.3万余台件,其中血压计、监护仪、X光机等强检设备7000余台件,血细胞分析仪、呼吸机等非强检设备4000余台件。
  “每当想到我们的工作能避免一起误诊,挽救一个生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一名基层检定员的感言,道出了这支队伍的职业信仰、以民为本的情怀。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医疗计量正从单一的设备检定向全链条质控升级。南充市计量所率先探索“计量+质控”融合模式,与三甲医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医疗设备风险预警研究。针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等新场景,研发数字化计量解决方案。
  “计量工作要始终响应时代呼唤、呼应百姓期盼。”南充市计量所所长程中军强调,要以智慧计量为突破口,打造川东北医疗计量创新中心,让精准测量的力量惠及更多群众。
  从手术室到检验科,从三甲医院到村卫生室,南充市计量所用毫厘之间的坚守,诠释着“计量为民”的初心。

以计量精度守护民生温度
  作为民生计量的守护者,南充市计量所立足民用水表、电表、燃气表“三表”检定核心职责,以技术创新破题、以服务升级增效,用“毫厘必较”的精准与“枝叶关情”的温度,护航百姓“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方气”的公平计量。
  民用“三表”是千家万户生活成本结算的“公平尺”,其精准度关乎群众钱袋子的“信任值”。南充市计量所认真做好民用“三表”的入户关,2024年完成民用“三表”安装使用前首次强检12.7万余只。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检定规程,从外观检查、基本结构、耐压测试到示值误差检测,各项技术要求无一例外,关键指标严格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过去市民怀疑表具不准,往往‘自掏腰包’送检,现在我们的公益复检服务已覆盖全市,今年已免费检测争议气表150余只、在用水表700余只,让群众维权零成本。不合格表具检定结果均及时反馈供能企业进行更换。”南充市计量所检定站负责人介绍。紧扣“应民生之盼”,南充计量所推动服务触角向社区延伸。“计量微课堂”开讲,制作短视频、漫画手册,揭秘民用“三表”工作原理,教市民通过观察表具转速、对比历史账单自主排查异常。“透明实验室”开放日,邀请市民代表走进实验室,沉浸式体验表具检定全过程,消除公众对“计量黑箱”的误解。
  “原来一块电表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上岗,这下用得更放心了!”家住高坪区的张大爷在活动现场感慨道。
  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百姓家的方寸表盘,南充计量人正以“分毫之间见初心”的坚守,将“顺时代之需”转化为技术突破的齿轮,将“应民生之盼”书写为民心相通的答卷。

以计量力度助力企业发展
  今年5月12日,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盈公司)向南充市所赠送印有“精准计量 护航发展 匠心检测 服务典范”的锦旗,感谢该所在企业技术升级、质量管控及生产优化中提供的“全链条”计量技术支撑。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明确将在智能化检测、绿色生产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精准化产业质量生态。
  作为川内新材料领域重点企业,永盈公司近年因生产规模扩张和技术迭代,对计量检测、设备校准的精度与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南充市计量所闻需而动,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小组,不仅完成企业全流程计量设备检定、校准并出具权威证书,更针对生产工艺中的技术难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累计解决12项关键技术瓶颈,助力企业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计量所专家团队24小时响应紧急校准需求,还定期驻厂开展技术培训,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技术护航’的温度。”永盈公司负责人感慨道。南充市计量所负责人则表示,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布局新材料产业计量领域,瞄准关键参数计量测试难点,创新并研究计量测试方法,推动计量数据与生产流程深度融合。
  一面锦旗,既是“技术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计量工作在产业链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数据显示,南充市计量所近年累计为全市40余家工业企业提供定制化计量服务,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永盈公司等企业与计量所合作的深化,“精准计量+产业升级”的协同模式正为区域新材料产业链注入新动能,助力南充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计量赋能示范样本”。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南充市计量所的实践印证,当技术服务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计量“小杠杆”亦可撬动产业“大升级”。

延伸阅读
南充市首座甲醇加注站“持证上岗”
  绿色出行,从每一滴清洁能源开始。随着南充市首座甲醇加注站正式获得“计量身份证”,汽车车主即将迎来更经济环保的出行选择。
  近日,南充市计量所对中石油嘉陵滨江加油站M100车用甲醇加注机完成全项计量校准,标志着南充市首座甲醇燃料加注站正式具备投运资质。作为“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该项目将为南充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提供新动能。
  南充市计量所专业团队采用智能化检测手段,通过防作弊POS机对加注设备进行“深度体检”。经核查,设备监控微处理器、编码器等核心组件序列号与备案信息完全一致,原厂封印保持完好,全程无异常操作记录。在动态流量测试环节,两把加注枪的示值误差严格控制在±0.3%以内,付费金额误差未超过最小付费变量,符合相关计量技术规范要求,充分保障消费者“每一滴燃料计量精准,每一分花费明明白白”。
  “甲醇燃料具有储运安全、成本经济、减排显著等优势。”南充市计量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站投入运营后将显著减少碳排放量。下一步,将建立服务跟踪体系,持续关注甲醇加注站运行使用情况,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地区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