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质量报讯(记者 何馥君)近日,邛崃市市场监管局采取“1+2+3”的模式,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此次整治行动聚焦食品原料污染、制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三类突出问题,以米、面、食用植物油、保健食品、儿童零食、牛羊肉、乳制品等为重点种类,集中整治购买使用来历不明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原料、使用非食品原料、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知假造假以及售卖过期、三无、变质食品等问题。
整治行动期间,邛崃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镇街及食品安全志愿者,广泛发放《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得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提醒告知书》《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骗术有哪些》等宣传资料,提醒告知食品从业人员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提高群众假冒伪劣食品辨识和消费维权能力。
截至目前,邛崃市市场监管局共召开工作会2次,开展宣传培训2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78家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开展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45批次。对检查中发现的散装食品存储不规范、无临期食品标志等问题,该局已当场督促食品经营者整改,并将强化“回头看”检查,以检查促规范、以整改促提升,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