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遴选。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精心组织推荐,最终10个优秀实践案例入选,其中“四川:推行川渝跨省市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破除企业跨区域迁移障碍”案例榜上有名。4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此次上榜的优秀实践案例。
天津南开:案后回访深化行风“小举措”暖心助企优化营商“大环境”
天津市南开区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将案后回访纳入执法流程,打造“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帮扶”的全链条执法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两条途径,对已接受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逐一进行回访问需,指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帮助企业破解经营难题。将案后回访与《优化营商环境备忘录》制度相结合,回访企业全部纳入签约范围,进一步拓展涉企监管服务的维度和深度,持续优化事前规范、案后延伸服务质效,推动辖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目前,已完成2024年全年案件100%回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0余个,完成各类咨询答疑50余条。
辽宁:锚定“九条严守”长效机制 筑牢行风建设纪律作风底线红线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举一反三,制定实施“九条严守”工作纪律要求,即:严守出勤制度,不准无故缺岗、迟到早退;严守用餐制度,不准提前就餐、超时用餐;严守午休制度,不准超时休息、延时返岗;严守请假制度,不准随意批假、擅自离岗;严守值守制度,不准上班锁门、窗口无人;严守公开制度,不准态度生硬、漠视诉求;严守接待制度,不准懒散懈怠、推诿扯皮;严守值班制度,不准脱岗漏岗、反应迟缓;严守着装制度,不准便装执法、仪表不整。同时,建立行风建设“包保指导”工作机制,即:省局分管负责同志包市、处室负责同志包县(区),常态化滚动式开展下沉指导、明察暗访,逐级压实责任链条,防止松劲懈怠、疲劳厌战;聚焦县级以下这一关键环节,开展工作纪律专项整治。今年以来,“九条严守”在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覆盖实施,累计暗访64个市场监管所,电话抽查市场监管所72个,发现解决问题56个,干部职工纪律作风和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上海:探索推出市场监管“法治云体检”当好公共法律服务“店小二”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推动行政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依托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上海)建设,在“随申办企业云”上线“法治云体检”服务模块,为全市企业免费提供在线市场监管法律风险提示和合规建议。“法治云体检”汇聚市场监管部门准入准营、质量基础、综合监管、执法维权等领域66项数据,企业可通过“申请体检”随时查看覆盖企业基本信息和日常监管信息的“体检结论”和定向版、普惠版、政策指引版“健康建议”,便利企业高效了解政策、精准匹配政策、快速使用政策,实现行政指导提质不扰企。
四川:推行川渝跨省市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破除企业跨区域迁移障碍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推行川渝跨省市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从便利企业群众办事、服务区域协同发展角度出发,破除企业跨区域迁移障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该模式将市场监管、税务、住建、人社、医保五部门的企业迁移登记、税务迁出申请、社会保险登记等12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办理,实现企业迁入申请、迁出调档、迁入登记3个事项在川渝两地跨区域集成办理,切实减轻企业群众办事负担。该模式推行以来,共办理四川省内迁移1403件,川渝间迁移59件;线下跑动次数由9次减至1次,提交材料由32份减至8份,办结时限由10个工作日减至4个工作日。
陕西:数字赋能优行风复检异议惠民生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围绕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目标,聚焦复检异议办理堵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复检异议线上办理新模式。该模式下,企业可随时随地在线提交申请,实时查看审核进度和结果,复检异议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企业需求得到及时受理、妥善处理和快速反馈。同时,制作操作指南和视频教程,与不合格食品结果通知书一并送达企业,解决了过去复检异议耗时长、群众申请跑动多的问题。该模式推广使用以来,已办理企业线上复检异议77起,占全部复检异议案件的95%以上,有效提高复检异议办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更多案例详见消费质量网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