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质量报讯(记者 郭剑夫)4月24日,记者从2024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绵阳市经过4年全力争取,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同意面向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这是省内继四川省保护中心、成都市保护中心的第三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为何落地绵阳?据了解,绵阳新材料产业链条日益丰富,涵盖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构建了具有绵阳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了以东材科技、旭虹光电、攀长钢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同时,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长虹、九洲、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核医疗设备、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批复的产业领域符合绵阳实际,对绵阳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璐说道。
据悉,绵阳保护中心建成投入运行后,将为相关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在快速预审方面,绵阳市域内企业符合预审产业领域的,通过保护中心申请快速预审,审查周期将大幅缩短80%,极大降低企业专利申请时间成本。
在快速确权方面,通过保护中心申请的专利授权率大大高于普通通道的授权率,缩短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的时间周期。此外,后续保护中心还可以通过开通专利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通道、推进专利确权案件与行政裁决案件联合审理等方式,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确权服务。
在快速维权方面,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侵权判定咨询、纠纷调解、保护协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快速、高效的维权服务,旨在解决维权过程中存在的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