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放心消费环境 激发社会消费活力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e06版 区域
·建设放心消费环境 激发社会消费活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e06 区域 2025.3.14 星期五

建设放心消费环境 激发社会消费活力
——资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综述
  2024年以来,资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工作思路,着力提升消费维权效能,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全面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

“导”字为先 机制引领
  以“激发消费活力”为主题,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列入年度重点,持续加强组织领导,牵头建立由科经、司法、住建、社事等8个部门组成的高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跨行业交流与协作,分析解决消费维权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渠道开展消费维权普法宣传,切实增强消费维权法律法规的社会认知度,有效提升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提升消费者预防风险、依法维权的能力,全年组织开展“3·15”主题宣传活动及放心消费主题实践活动4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发布消费警示、约谈重点经营者、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推进消费指导,年度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暨行政约谈会4场次,约谈经营者12家;发布的“汽车保养狸猫换太子,市场监管重拳定乾坤”案例被评为川渝地区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二等奖,“验光收费?明码标价知多少”被纳入市级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严”字当头 铁腕执法
  紧盯投诉热点和维权难点,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重点突出消费者关注度高、消费纠纷多发的领域,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严肃整治服务行业突出问题。以汽车维修保养服务、餐饮娱乐服务、宾馆住宿、房屋装修等服务行业领域经营行为为重点,对经营行为不规范、售后服务无保障、维修服务质量差、滥收费用和经营者无故拖延或无理由拒绝消费者合理诉求等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各类服务单位800余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5万元;严格检查重点领域产品质量。针对农资市场、儿童玩具、学生用品、家用燃气器具、电动车及食品相关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相关市场主体249家次,发现并完成问题整改103个,下架(返厂)燃气具、儿童玩具、电动自行车等质量违法产品 222 件(台)。严格检查食品。全面推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管理,对35家(其中生产企业10家、小作坊2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等级评定。开展学校(托幼机构)安全检查,检查78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52个,责令整改12家。

“安”字为要 全域设防
  以营造安全消费环境为目标,坚守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的安全底线,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网络,确保人民群众买得舒心、用得安心、吃得放心。
  一是严守食品安全底线。构建食品安全“1+2+2”智慧监管机制,指导21家主体运用食品安全“一店一码”,实时透明商户证照信息、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后厨视频监控等情况。在5家单位食堂推行《资阳市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管理规范(试行)》。举办“诚信尚简 共享食安”主题活动,组织3家大型餐饮单位、10家集中用餐单位召开《反食品浪费法》宣贯培训会。完成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1家农批市场授牌AA级、3家农贸市场授牌A级,评定率100%。圆满完成四川省2024年残疾人旱地冰壶锦标赛、两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4次,安全保障1000余人次。参与全国特殊食品普法知识竞赛活动,被省局通报表扬为“优秀组织单位奖”。承办全市保健食品“良币驱逐劣币”沙盒监管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
  二是严守药品安全底线。积极探索组建村级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辖区2个乡镇(街办)、8个村、11个社区配备药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19人,打通药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建立药品经营使用环节重点品种信息化追溯体系,推动55家药品零售企业和资阳市中心医院入驻,提高药品流通的透明度,为监管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有效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三是严守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实施“提质强企”行动,组建专家团队帮扶14家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控制度,组织爱齐等9家企业参与2024年“质量月”首席质量官培训会。打造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督促112家生产销售企业完成四川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注册,注册率100%。督促指导3家工业产品生产企业、85家工业产品流通企业配备质量安全总监32名和质量安全员27名。
  四是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打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培训+专家”新模式,提出整改建议200余条。扎实开展电梯安全筑底、安全阀、特种设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49家次,查验各类特种设备200余台、气瓶200余只,发现隐患问题77条,下达《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30份,约谈电梯维保单位24家,事故隐患发现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9%,获评年度全市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畅”字为重 数智赋能
  加快推进消费纠纷快处机制建设,有效提升消费投诉举报咨询办理工作效能。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化解纠纷。认真办理12345、12315互联网平台转办的各类投诉举报,全面落实投诉举报快速回应机制,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2024年全区12315平台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1275件,同比增长9.6%,12315投诉按时办结率和举报按时核查率达两个100%,投诉调解成功率85.35%,超全国平均值31.2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万余元。大力推广ODR在线消费投诉机制,鼓励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自愿申请成为ODR企业,使其自主化解消费争议,做到线下纠纷线上调解,实现信息多跑路,消费者少跑腿,降低经营者、消费者纠纷化解成本,全年吸纳4家大型企业入驻ODR平台企业在线解决消费纠纷绿色通道,现存13家ODR企业全年受理投诉78件,按时办结率与和解成功率均达到100%。
  刘畅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崔鹏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