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15”的主题是“共筑满意消费”。近日,消费质量报记者就满意消费建设、食品安全、网络直播带货乱象等民生领域问题采访了达州市通川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新海,进行分享交流。
记者:柴米油盐维系万家安宁,衣食住行关乎百业繁荣,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呵护民生福祉、保护经济活力、维护公平正义,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高品质生活,意义重大。请问去年通川区市场监管局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成果?
肖新海:2024年,通川区市场监管局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着力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机制+渠道”夯实安全消费保障。把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民生要事抓实,建立“一把手”推动和股所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作用,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15个。畅通12315、12345等消费维权渠道,压缩办理时限,2024年,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举报482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处理时长平均缩短25%,假冒伪劣商品投诉量同比下降18%,消费者满意度较上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
二是“监管+执法”筑牢安全消费底线。将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及“春雷”行动贯穿全年,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的热点商品和涉及人身安全的重点商品,加大商品抽检和专项整治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查办违法违规案件40件,罚款39.8万元,有力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是“宣传+引导”构建安全消费环境。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册)。发展放心舒心消费单元、诚信经营承诺单位121家,引导15家经营主体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在政府门户网站定期公布消费投诉信息24条、发布消费提示警示12条,促进经营者诚信经营、消费者理性消费。
记者:今年“3·15”的主题是“共筑满意消费”,你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肖新海:当前,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共筑满意消费”这一主题传递出了消费者不再是单纯的商品接受者,而应成为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与维护者这一信号。这是市场与消费者共筑的梦想,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直接体现。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我们将强化消费维权,助力消费政策,传播消费知识,创新监管方式,构建诚信市场,促进社会共治,推动形成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提升整体消费信心和体验,切实肩负和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和使命。
记者:紧扣这一主题,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将如何开展?2025年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点有哪些?
肖新海:今年,通川区市场监管局将紧扣“共筑满意消费”这一主题,市区联合在中心广场开展集中宣传,并现场咨询服务及投诉受理。2025年,通川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将重点围绕法律法规宣传、消费者教育、市场监管、企业诚信、投诉处理、跨部门协作等多方面展开,旨在构建放心的消费环境。
记者:随着互联网消费的兴起,网上餐饮正不断成为市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请问如何保障网络订餐安全?
肖新海:目前,网络订餐已成为“从指尖到舌尖”的消费新时尚,我们始终把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实事来抓。一是健全网络餐饮责任体系。出台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晰市场监管部门、网络餐饮平台和入网餐饮经营者三方主体责任。建立网络餐饮信息共享机制,对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餐饮平台行政指导、行政约谈5次。二是完善网络餐饮监管机制。聘用10名优秀外卖骑手为义务监督员,促进平台主体与经营主体责任双向互补。结合“春雷”“铁拳”等行动,开展网络餐饮专项整治,检查入网餐饮1224家,发出监督意见书81份、责令整改通知书22份,立案查处2件。三是强化网络餐饮共治意识。聚焦源头治理,试点建设网络餐饮示范门店10家,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16次,指导入网餐饮 550 家。畅通“ 12345”“12315 ”等渠道,办结涉及网络餐饮投诉举报148件。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5000余份(张)。
李朝维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