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使“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发展,创新人民大调解社会共治,什邡市消委会、什邡市市场监管局以就地高效解决日常消费纠纷调解工作中占比大、小额高频、简单易化解的小争议为切入口,进一步延伸消费维权触角,将纠纷化解阵地前移至社区,贴近群众,降低维权成本,2024年底,探索打造出消费维权自创品牌——“邡邻里”(“邡邻里”指“什邡邻里邻居”,以下简称“邡邻里”)。
什邡市消委会创新性地将“枫桥经验”与社区志愿者、党员“双报到”有机融合,把纠纷化解的阵地前移。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标准化为引领,致力于打造品牌连锁式的公益性社区消费维权机制。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以消费维权的民生诉求为着力点,以品牌建品质、以品质树服务,试点打造品牌连锁公益性社区消费维权服务室“邡邻里”。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服务类商标——“邡邻里”图案和文字的注册申请。通过“邡邻里”这样的身边人处理身边事的理念,构建“情感联结+专业支撑”的调解模式。以家门口“拉家常式”的零成本调解,将消费纠纷化解在社区。通过培育本土志愿者队伍,激发社区自治活力,让消委会、市场监管部门、社区、志愿者、商家紧密协同配合,共同支撑起这个社区消费维权之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消费环境。
目前,什邡市消委会在方亭街道利民社区建立了首个“邡邻里”。工作人员由8名社区群众志愿者和4名消委会、市场监管部门党员志愿者组成。主要开展社区消费维权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社会监督、消费引导、纠纷调解等工作。
据悉,成立短短两个多月,“邡邻里”的志愿者们便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区居民开展消费培训教育1次、宣传引导1次、咨询20余次、社会监督9次、消费纠纷调解6次等一系列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挽回消费经济损失2千余元,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赞誉和认可。
什邡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邡邻里”模式通过情感调解、社区共治、多元化解,开创了消费维权的全新场景,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润滑剂”。它不仅守护了“小民生”中的公平正义,更有力地推动了“纠纷少、信任强、活力足”的社区消费生态的构建。让消费者能够便捷地处理消费纠纷,同时也为消费维权队伍注入了新的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什邡市消委会将充分发挥“邡邻里”的品牌效益,为新时代基层消费维权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本”。 易显刚
延伸阅读
“邡邻里”服务室化解羽绒服消费纠纷
2024年12月,什邡市方亭街道利民社区居民李女士在社区某服装店花688元购买一件羽绒服,付款后商家征得李女士的同意后现场剪去服装吊牌。李女士离店前发现衣物后下摆有一团污渍,要求退货,商家以服装上的污渍可能是李女士造成的且吊牌已剪影响二次销售为由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李女士向什邡市消委会求助。
什邡市消委会接到投诉后,迅速将案件转至“邡邻里”利民社区消费维权服务室,由社区志愿者牵头介入处理。“邡邻里”志愿者立即到现场了解情况,和双方当事人一起复盘争议焦点,核查污渍状态,最终共同确认服装上的污渍并非新近形成,吊牌在双方当事人都未发现污渍的情况下剪除属常规操作。志愿者情理结合,居中调解,即向商家强调“瑕疵商品应主动告知”的诚信义务,又向消费者解释二次销售的实际困难。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折中方案,商家同意李女士在该店重新调换相近价位服装,并给予6折优惠。消费者放弃全额退款诉求。
点评:案例本身涉事金额小、事由简单,但类似小额高频消费纠纷在日常调解工作中却占据很大比例。“邡邻里”服务室开辟了消费维权新场景,通过“情感调解+社区共治”,将消费维权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既守护“小民生”中的公平正义,更助力构建“纠纷少、信任强、活力足”的社区商业生态。让消费者享受到便捷处理消费纠纷的同时,也减轻了基层消委会工作压力,同时也为消费维权队伍聚集了新伙伴。 易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