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谱新篇 消委护航再出发自贡市发布2024年度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c02版 区域
·承前启后谱新篇 消委护航再出发
·自贡市发布2024年度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c02 区域 2025.3.14 星期五

自贡市发布2024年度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近日,自贡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消委会联合向社会公布了自贡市2024年度十大消费投诉热点。这些热点涵盖了食品安全问题、网络游戏的交易陷阱、美容贷的套路、购车争议、购买家居的诸多问题等消费纠纷投诉。
  “预付式消费”多隐患,谨慎选择防风险。2024年接收到预付式消费相关投诉1830件,同比增长29%,主要反映商家营业地址变更或关门歇业,引发退费;未约定的事项出现争议;服务标准未达到宣传效果;消费者冲动消费后反悔。
  建议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应选择资质齐全、信用良好的商家,认真审签合同;理性消费,减少预付金额;关注商家经营状况,一旦发现倒闭风险,及时协商维权。
  食品安全引关注,严格把关保安全。2024年接收到食品(含餐饮)安全相关投诉1959件,同比增长23%。其中网购占44%,现场购买占56%。投诉主要反映食物腐败变质、混有异物、餐饮卫生不达标、餐饮从业人员未戴口罩等。
  建议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整洁卫生的餐厅,拒绝“野味”,避免铺张浪费;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查验外包装上相关信息,检查是否破损、涨袋、漏气、有异物;存储时,按照食品标签储存条件保存,并生熟分类。
  账号交易套路深,正规平台避风险。2024年接收到网络游戏账号交易相关投诉527件,同比增长130%。主要反映缴纳定金后卖家反悔、账号交易后被追回、封号或账号无法更换绑定手机号码等,可能导致消费者“钱号两空”。
  建议消费者选择官方渠道交易,不点击陌生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仔细阅读交易条款,明确账号情况、金额、违约责任等;合理充值,理性消费,避免过度沉迷。
  低价会员不靠谱,正规渠道免损失。一些不法商家利用低价购买视频会员噱头欺骗消费者,不按约定提供服务。2024年陆续接收到相关投诉举报322件,涉及金额3万余元。
  建议消费者选择官方渠道或官方授权渠道购买,切勿相信低价会员。购买后保存相关付款截图,以便后期维权。
  美容贷款诱惑多,细审合同拒冲动。2024年接收到“美容贷”投诉举报23件,同比增长109%,涉及金额14.7万元。美容机构以“低价体验卡”“免费皮肤分析”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贷款美容,利率高、还款难。
  建议消费者关注商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树立理性消费观,慎用贷款消费;如选择贷款,应综合考虑自身经济状况及还款能力。签订贷款合同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
  服务区“药托”设陷阱,理性选购防忽悠。2024年接收到类似投诉举报16件,涉及金额5万余元。消费者反映可能存在计量单位含糊、掺杂掺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情况。
  建议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货比三家购买;理性消费,避免大额交易;查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综合考虑购买后的运输、存储条件;索要发票,保留付款凭证。
  购车争议增长快,审查合同最关键。2024年接收到相关投诉479件,同比增长43%。其中合同纠纷42%,质量问题 27%,售后服务 22%,其他问题9%。投诉主要反映定金纠纷、商家未履行合同、搭售保险、汽车质量、未积极履行售后责任或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建议消费者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深入了解车辆性能、售后服务等;选择贷款时,要向银行了解放贷条件、贷款利息,谨慎缴纳定金;提车时仔细检查车况、重要部件性能、配件、内饰等,严格按照保修手册规定使用、维护。
  购买家居不马虎,货比三家做预算。2024年接收到相关投诉474件,同比增长32%。其中家具占43%,床上用品、箱包、眼镜等占31%,厨房用品占16%,日杂用品占10%。主要反映合同中重要事项约定不清,不按约定时间送货、安装,家具存在色差、尺寸不相符,商家故意拖延退款等。
  建议消费者货比三家,充分考虑品牌、材质、售后服务等因素,了解使用常识、保养方法;谨慎缴纳定金,认真审签合同;到货后检查无误再签收。
  服装鞋帽退换难,留存凭证来维权。2024年接收到相关投诉651件,同比增长48%。反映质量问题占54%,因大小不合适等引发售后问题占27%,服务态度差等其他问题占19%。
  建议消费者除关注商家信誉、品牌、价格外,还应留意材质、面料含量、洗涤要求等;试穿衣服、鞋帽是否合身、舒适;观察做工,是否有瑕疵、异味,纽扣、拉链等配件是否牢固。
  网购高档消费品,售后失联维权难。2024年接收到相关投诉43件,调解成功率仅4%,无法联系到经营者成为调解的最大难点。消费者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购买野生灵芝、鹿茸、高档护肤品等,到货后发现为人工种植或假冒伪劣产品,商品被下架,商家也失联,人均消费金额上千元。
  建议消费者网购时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尽量选择品牌店铺;注意辨别商家营销套路,理性消费,警惕低价风险。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欧月宾